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e站
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一:基本概况与研究发现
发布时间:2011-01-18     浏览次数:6935     来源:     作者: 
  
  
——基于北京地区农民工的样本
  摘要:近年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公众科学素质逐渐重视起来,纷纷制定提高四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举措。本文针对农民工这一重要人群进行研究。通过对于农民工的实地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其基本情况、科学信息的关注情况、了解信息的渠道和农民工掌握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的情况,藉以了解农民工的科学素质具体情况,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企业、农村等几个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自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以来,各部门各地区纷纷落实开展相关工作,包括成立行动计划纲要领导小组,发布本部门本地区纲要实施意见,组织实施方案的研究工作,并部署相关行动。作为四类重点人群之一的农民,其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受到高度重视,2007年11月12日,由农业部、中国科协、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17个部门共同组织编写的《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正式颁布。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提出:“继续抓好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由于农民的科学素质普遍不高,又缺乏接受继续教育和提升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机会,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瓶颈”。农民工作为广大农民人群中的一类特殊人群,他们通过和城市的交流,以及与其他类型人群的接触,成为农民中具有引导力的一类人群。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企业对于农民工需求的增加,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基础行业和服务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然而,农民工的科学素质水平如何,他们是否影响了我国公众科学素质的整体水平,他们的科学意识具体情况如何,怎样开展农民工科普活动,以及如何采取科普措施和制定相关政策,是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的问题。深入贯彻实施《大纲》,让广大农民工了解更多的科技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对推进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民工,是指没有城镇户籍、但在城镇企业短期或长期务工的农民,在北京突出表现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从事体力劳动者。北京地区的农民工主要来自农业大省。农民工在我国的地位十分特殊。农民工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农民,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他们不在农村进行农业劳动,而是走出农村,走进城市,成为通过从事非农业劳动来获得经济利益的特殊人群。与一般的农民相比,他们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城市,有些甚至只在过节的时候返回农村,他们的视野比一般的农民开阔,赚取的收入也比一般的农民相对要高。所以,当他们回家乡时,已经成为农村中的“先进者”,他们对一般农民具有引导作用。
  虽然农民工群体获得了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劳动的机会,但由于农民工群体不能享受劳动保障、教育等城市人口所享受的待遇,并且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素质一般比城市人口低,所以也为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改善用工环境,加大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力度等措施,农民工外出就业数量持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农研中心等部门的统计,近年来农民工连续保持在年均5%以上的增长速度,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是不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一些企业用工需求旺盛,特别是东部发展较快的民营企业用工需求增长的速度明显高于农民工的增长。据劳动保障部的调查,2003年以来,企业春季招用农民工的岗位年净增率保持在10%~15%,2007年被调查企业中有近九成在春节后计划招用新员工,用工需求比春节前净增13%。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表现为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地区供求矛盾尖锐。从农村来看,中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仍有存量和增量,存量大部分为中年劳动力,多以农业剩余劳动时间形式存在;增量主要是不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他们将是劳动力转移和输出的主要来源,也是新生代农民工。但同时,沿海地区近年来随着企业用工需求的增多,在部分地区出现了农民工供不应求的现象。据劳动保障部的调查,2006年春季企业用工需求中,基本得到满足的比重依次为环渤海地区71%、长江三角洲地区66%、中西部地区65%、珠江三角洲地区55%、闽东南地区50%。在调查企业招不到或招不满农民工的原因中,有30%的企业认为“农民工不少,但符合工作要求的不多。”
  在企业无法招到工人的原因中,极为重要的一点是企业用工条件要求与农民工自身素质存在差距。劳动保障部2007年初对企业的调查显示,37%的新增岗位需要初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其中近10%的岗位需要达到中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而对农民工的调查则显示,虽然2/3的农民工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但近半数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培训,接受过15天内简单培训的占25%,接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仅占13%。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农民工群体的就业问题、维权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当发现有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保险得不到赔付、子女不能享受正常教育等侵害他们利益的事件发生时,社会各界都普遍给予关注和帮助解决。农民工不能满足劳动市场需求、不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不会从公众渠道获知所需的信息,是由于农民工自身科学素质低,但这一潜在的、深层次的根源往往被忽视。
  当农民工找工作难、就业难时,政府往往会从劳动力市场配置上给予干预。但从深层次的社会因素分析,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包括劳动技能在内的科学素质普遍低下所致。大部分农民工家庭贫困,过早辍学步入社会,他们进城后难以适应社会竞争,就业后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一旦需要转行,又面临学习能力不足、难以胜任新岗位的困难。
  对于农民工群体来说,他们已经看到自身具备的科学素质不足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所以产生改变自身状况的意愿,并且在自身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尽一切可能改变自身现状。不少农民工自掏腰包,参加社会上的各种培训班、进修班,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学习中,他们不仅学到劳动技能,而且学会应用科学知识、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渐树立起科学思想。
一、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概况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工作日益重视。
  国务院发布的《纲要》对科学素质进行了定义:“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1990年,中国科协开始策划全国性的科学素质调查。作为调查的第一步,1991年首先在上海进行了调查试点。1992年,在中国科协和国家科委有关部门的共同组织下,全国首次公众科学素质调查正式展开。调查采用当时国际通用的测查公众科学素质的指标体系和方法。随后,中国科协又分别于1994年、1996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进行了五次全国范围(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公众科学素质调查。
  我国各个省市受到全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的影响,纷纷在自己的辖区内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科学素质调查。上海市是最早进行科学素质调查的城市,1993年,上海市独立开展了全市范围的第一次公众科学素质调查。随后,上海市又分别于1995年、1997年、1999年、2002年和2005年进行了5次全市性的公众科学素质调查,每2~3年开展一次,从未间断。北京市是全国第二个开展全市范围内调查的城市,分别于1997年和2002年进行了全市范围的科学素质调查。
  山东、湖北、云南、浙江、江苏和辽宁等省开展科学素质调查的时间相对较晚,直到2001~2003年才开展了各自的首次全省范围调查,并于2005年完成了本省的第二次调查。受以上调查热潮的影响,在2005年前后,湖南(2003,开展调查的年度,下同)、福建(2004)、重庆(2004)、海南(2004)、贵州(2005)、陕西(2005)、河北(2005)、广西(2006)、四川(2006)等省(市)陆续开展了本辖区的首次公众科学素质调查,使开展此项工作的省(市)达到了全国省份和直辖市数量的一半以上,标志着我国及各省市对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视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国除了进行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以及我国的部分省市开展科学素养调查之外,还对不同群体的科学素养进行了调查研究。按照职业的不同,我国分别对公务员、教师进行科学素养的调查。例如,国家行政学院综合教研部于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期间开展了“我国地厅级公务员科学素质调查及对策研究”的课题,在国家行政学院的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题研究班、首届MPA学位班等4个相关班次发放《我国地厅级公务员科学素质调查问卷》。浙江湖州市于2004年9月对湖州市的小学教师进行了科学素质调查。另外,根据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贵州省于2003年对具有代表性的六个少数民族的基本科学素质进行调查。还有部分群体的科学素质调查是基于本地区的公众科学素质调查,如2005年湖北省青年公众科学素质调查、2003年广西农村居民科普的现状研究等就属于此类。
  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我们对我国农民工的科学素质调查情况进行考察。中国期刊网是中国最大的学术期刊网,是中国学术界最重要的电子期刊数据获取渠道。使用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的搜索功能,在CNKI源数据库中选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检索项选择“主题词”,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或“农民工”作为一次检索词,以“科学素养”或“科学素质”作为二次检索词,搜索时间限定为1997~2008年,最后得到30篇文献,其中有6篇文献与农民工科学素质相关,但没有发现与农民工科学素质调查相关的文献,说明我国还没有专门进行农民工科学素质调查的研究。
  农民工的户籍在农村,他们仍旧属于农民。但是,他们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措施不能完全等同于提高农民工科学素质的措施。然而,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他们所从事的工作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水平,否则就会面临失业的危险或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同一般农民相比,农民工群体的视野相对开阔,其在农村中的地位明显比一般农民高,对农村农民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综上所述,进行农民工科学素质调查,不仅对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具有带动作用,而且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我国尚没有针对农民工进行科学素质调查的研究,对农民工科学素质状况不甚了解,就难以提出针对性地措施,用来提高农民工的科学素质。因此,我们从这一角度出发,对农民工的科学素质进行考察以填补空白。
二、问卷设计和抽样方法
  基于国际上普遍承认的、我国国内曾经使用过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科学素质专家米勒标准的研究,科学素质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2)对科学原理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3)对科学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本次调查所使用的问卷依照上面3个维度进行设计,选取2001年和2003年的公众科学调查的问卷框架,并选取了问卷中部分问题,所选取的问题涉及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关于科学术语概念的理解,关于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技术态度等几个方面,还抽取了1979~2001年美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中的部分问题。
  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高危险职业,如农民工从业人数最多的建筑业。所以在本次调查问卷中添加了部分关于安全生产的问题,以考察农民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科学知识掌握程度。近年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成为农民工群体所关注的重点,所以在本次问卷中设置了与劳动权益保障相关的问题。
  农民外出务工主要依托以亲缘、地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信息网络。2006年全国范围内的农民工调查数据显示,88%的农民工通过自发方式外出,有组织外出的仅占12%,自发性外出主要靠亲友介绍。农民工的流动性决定了这一群体被调查的不便性,除了建筑工人居住地点集中之外,其他工种的农民工由于居住地分散,增加了调查的困难。集中居住的农民工极易来自同一个地域,所以按照居住地的集中调查,会带来调查的片面性。本次农民工调查的时间临近春节,此时正是农民工回家的高峰,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成为农民工流动量最大的地方,所以本次调查选择北京各大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作为调查地点。
  北京地区共有19个长途汽车站,遍布北京的各个区县,其中,东直门和六里桥长途汽车站的人流量较大,发车方向分散。北京站和北京西客站是人流量最大的火车站,发车方向遍布全国。所以,本次问卷调查将六里桥和东直门长途汽车站、北京站和北京西客站作为调查地点,并选取随机访问作为调查方式。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403份问卷,实际回收问卷4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95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98.01%。
  
三、研究发现
  (一)农民工基本情况
  农民工调查问卷对被调查农民工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考察,主要涉及性别、年龄、出生地、农民工一年中在外打工时间、最近一年平均月收入、现有文化程度和目前所从事的行业。
  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男性273名,女性122名,男女比例为2.23∶1,与2006年《农民工调研报告》中的男女比例2.3∶1吻合。调查中来自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四川五省的人数占被调查农民工总体人数的53.9%,与2006年《农民工调研报告》中五大省的农民工占全市农民工总数的64%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比重相差不大。通过对农民工年龄数据的分析发现,本次调查16~35岁的农民工在各年龄段中的比例最高,占样本总数的73.3%;45岁以上年龄段的农民工较少,仅占10.75%,如图1所示。
  随着城市对于农民工的需求量增加,农民工回家的时间逐渐减少,每年在外打工6~10个月的农民工比例高达49.50%,甚至33.80%的农民工在近一年内外出打工10~12个月。图2显示了农民工打工时间分布,农民工在外打工的时间大多数在6个月以上。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月收入在1200~1600元的人数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31.47%,平均月收入在1600~3200元的比例为29.36%,这说明北京地区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主要集中在1200~3200元之间。被调查农民工的收入分布如图3所示,平均月收入在1200~1600元和1600~3200元之间的男性农民工均占总体男性农民工的32.05%,而平均月收入在1200~1600元和1600~3200元之间的女性农民工分别占女性农民工的30.43%和23.48%。
  在被调查者中,具有高中、职高、中专文化水平的人居为首位,占总人数的37.30%,其次为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工,所占比例为33.80%(如图4所示)。2006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的研究数据显示,大部分北京地区的农民工受过初中以上教育,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程度的占69.70%。本次调查农民工的调查结果,与2006年的数据相比,农民工的文化水平略有提高。
  从图5可以看出,农民工在城市中所承担的工作以建筑行业最多,占总调查人数的24.80%,其次是占总被调查人数15.50%的住宿和餐饮业,有13.50%的人从事的是制造业。男性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以建筑和其他行业为主,女性则以住宿餐饮业和居民服务业为主。
  以上调查数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当前我国农民工的基本状态,使我们对近年来农民工在工作时间、文化程度、集聚行业以及年龄分布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有所了解。
  
  (二)农民工所关注的科技信息情况
  1、对科技进展信息不关注
  不同的群体,因其自身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不同,对不同领域信息的关注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其自身具备的科学素质水平较高,此类人群中关注科学进展信息的比例也会随之提高。
  在考察被调查者所感兴趣的信息类别中,(如图6所示)比例高达46.50%的人选择了经济发展,居于首位;有31.30%的农民工关注体育和娱乐信息,位居第二;就业信息和教育信息不相上下,成为农民工的第三和第四大关注信息。农民工对教育信息的关注说明,在城市生活的农民工群体越来越关注自我学习。科技进步信息的排位十分靠后,仅有15.80%的被调查者表示感兴趣。因此,农民工对科技信息的关注度不高,可能成为影响这一群体科学素质提高的重要原因。
  2、科技进展的关注度与其对大众媒体接触程度相关
  工作性质不同,工作场所不同,住宿情况不同,对媒体的接触度也不同,会影响到不同群体对于信息的关注。
  如表1所示,农民工群体的所属行业不同,他们对各类领域的信息关注度也不相同。在对科技进展的信息关注度考察中,关注度较高的是住宿餐饮业(12.39%)和制造业(10.48%)的农民工,关注度较低的是批发零售业(2.22%)和交通业(2.50%)的农民工。
  上述调查结果的差距是由这些行业与媒体的接触程度不同所造成的。住宿餐饮业的工作场所一般都配备大众媒体(如电视),从事此项行业的农民工比其他行业更有机会接触这些媒体。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群体一般都是集体安排住宿,集体安排住宿的宿舍拥有电视、广播网络或报纸的居多,在工作空余时间,他们接触大众媒体的机会比较多。从事批发零售业的农民工群体一般不安排集体住宿,且因其工作场所缺乏大众媒体,所以他们对科技进展信息的关注度较低。从事交通业的农民工群体因为其工作环境不固定,接触大众媒体的机会少,所以对科技进展信息的关注度低。上述一系列数据表明,农民工群体对科技进展的关注度与其大众媒体的接触度相关。
  3、实用科技信息更能吸引农民工的关注
  通过了解农民工所关注的科技信息,我们能够了解农民工对科技信息的需求。
  调查数据如图7所示,在调查农民工感兴趣的科技信息中,选择健康与卫生保健信息的人数最高,占总人数的41.50%,这是因为健康卫生保健信息与公众生活的关系最紧密,所以关注的农民工人数最多;气象服务信息和科技新发现信息的关注比例分别占32.80%和28.80%,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健康与卫生保健的信息关注度(41.50%)明显比医学新进展的信息关注度(17.00%)高。这主要是由于相对于医学新进展,健康与卫生保健信息更贴近农民工的生活。另外,在图7中,农民工对安全防护意识的关注度(13.00%)相当低,是所有科技信息类别中关注度最低的一类。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事的是具有高危险性的制造业和建筑业。对安全防护信息的忽视,会在这些行业中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由此可知,农民工群体的安全意识亟待加强。
  4、对科技信息的关注角度与农民工所在行业高度相关
  农民工群体的工作性质不同,重点关注的科技领域也不相同,不同行业的群体更加关注本行业的相关科技信息。
  调查数据如表2所示,批发零售业的农民工最关心健康与卫生保健(36.96%)和气象服务信息(30.43%);建筑业的农民工最关心农业技术应用信息(21.08%);制造业的农民工最关注气象信息(19.63%);住宿餐饮业的农民工最关注健康与卫生保健信息(26.17%);交通行业的农民工最关注气象服务信息(22.86%);居民服务业的农民工最关注健康与卫生保健信息(25.00%)。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和健康与卫生保健相关的行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农民工均较为关注此类信息,经常在外奔波的从事交通业的农民工较为关注气象信息。由此说明,越贴近自身行业的科技信息越容易被从事此行业的农民工所关注。另外,建筑业的农民工在农民工群体中的文化水平较低,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他们更容易失去工作,所以他们比较关注农业技术应用方面的信息,以便日后回家乡继续从事农业劳动。
  5、对科技新发现的关注度随年龄段的提高而下降
  不同年龄的农民工,所接受的教育不同,他们对信息所关注的领域也不尽相同。
  结果如表3所示,对于科技新发现的关注度为:16~25岁的比例为18.57%,26~35岁的比例为15.85%,36~45岁的比例为13.24%,46~55岁的比例为7.32%,55岁以上的比例为6.25%。在科技信息的关注程度中,科技新发现的信息关注度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最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科技新发现的关注度明显减弱。
  6、文化程度越高,所关注的科技信息领域越广泛
  文化程度不同的农民工,掌握的知识点也不尽相同。成年人的知识结构由其学历所决定,除非继续进行系统的学校教育,否则,知识结构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从表4中可以看出,文化程度不同的农民工所关心的科技信息领域差异明显。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对健康与卫生保健信息的关注度最高,占总体小学文化程度农民工总数的38.60%;关注气象服务的比例为33.33%,位居第二;对科技新发现的关注度仅为1.75%。大专文化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中,对科技新发现的关注度最高,占此群体的22.84%,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次之,占此群体的19.14%。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所关注的文化领域不同。
  
  (三)农民工获得科技信息的渠道分析
  1、传统媒体是获得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
  人们获取科技信息有很多渠道,考察不同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状况,有助于我们制定针对性地科技信息传播策略。当然,人们从何种渠道获取科技信息,还取决于人们与信息接触的条件。
  调查数据如图8所示,电视是农民工获得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其中,主要通过观看电视节目获得科技信息的已经达到30.50%。主要通过报纸获得信息的排在第二位,比例为28.80%。排在第三位的是杂志(19.30%),随后的排名依次是:图书(18.00%)、广播(16.50%)、和亲友同事的谈话(11.80%)、向专业人员咨询(9.80%)、教学和培训(900%)、互联网(9.00%)。
  随着我国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增强,电视在我国得到基本普及。根据《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6》的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有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5万座,联通了全国城乡电视观众12.38亿,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5.81%。高普及率使电视成为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
  在被调查的农民工中,将网络作为科技信息获取渠道的比例为9.00%。作为新媒体的网络,其传播科技信息的速度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但在农民工群体中,通过此渠道获得科技信息的比例很低,这可能是因为农民工群体不易接触网络所致。在城市中,农民工群体中的大部分人没有条件拥有自己的电脑,他们接触网络,更多的是通过网吧。而网吧会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一因素阻碍了农民工通过网络来获取科技信息。
  在被调查的选项中,除了互联网,从人群所获得的科技信息比例均比从大众媒体获得科技信息的人数比例低,这说明,农民工获得的科技信息更多的来自大众媒体,而不是人际传播。调查结果显示,从和亲友同事的交谈中(11.80%)、向专业人员咨询(9.80%)和教育、培训(9.00%)中所获得科技信息的人数比例均约占被调查总体的10.00%,由此可知,只有小部分的农民工通过人际渠道获得科技信息。
  2、花费在电视媒体的时间多于其他大众传播渠道
  公众在媒体上花费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着他们所获得的信息量,在受欢迎的媒体增加科技信息量,对公众的科学传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针对农民工群体,这里选择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和上网这五种公众最常见的媒体进行进一步调查,考察农民工每天在这些媒体上所花费的时间。
  调查数据如图9所示,在被调查者每天接触的媒体渠道中,电视和报纸的接触率居前两位,分别是82.30%和76.80%,而接触率最少的是广播,只有43.30%。其中,有31.80%的被调查者表示每天会花费1小时以上的时间看电视,在相同接触时长的各种媒体渠道中所占比例最高;与之对比,虽然报纸是被调查者接触率第二高的媒体,但是只有7.80%的被调查者表示每天会花费一小时以上的时间看报纸,在各种媒体渠道的相同接触时长中比例最低,而有48.50%的被调查者表示虽然每天看报纸,但是时间只在30分钟以内。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被调查者对网络的每天接触率在各种媒体渠道中排倒数第二,但是有27.30%的被调查者表示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上网,该比例仅次于电视。通常来说,在某种媒体渠道上花费的时间越多,从这一渠道中所获得的信息量就越多。从中可以得到启示,在提高农民工科学素质的媒体渠道选择方面,电视和网络是值得重视的两个有效渠道。
  3、来自电视媒体的科技信息最容易被信任
  在获得科技信息之后,公众对科技信息的信任程度直接影响着科技信息的吸收量,进而影响着科学传播的效果。对科技信息渠道的信任,直接影响着农民工群体对于科技信息的信任程度,因为公众对于信息可靠程度的判断,最直接的依据是信息的获得渠道。
  由图10所示,农民工对于电视传播的科技信息的信任程度最高,比例为57.00%,其次为报纸,所占比例为30.30%,随后依次为图书(27.80%)、互联网(27.80%)、广播(16.00%)、杂志(12.50%)。可见,有近六成的农民工表示对电视上的科技信息信任。
  农民工对于图书的信任程度偏低(低于电视和报纸)。科技图书近年来的大量出版造成可读性、易理解性差,甚至出现编辑质量等问题,不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农民工本身接触图书的机会较少,为在农民工群体中进行科技图书的传播增加了难度;电视是视觉与听觉结合的媒体,它传播的科技知识趣味性较强,更易被理解,即使传播的科技信息中出现错误,也因停留的时间较短,不容易被观众所发现;农民工群体对广播的信任程度明显偏低,这主要是由于广播的低实用性节目(如泛滥的医疗广告、煽情低俗文学栏目等)泛滥所导致。
  
  4、来自教师的科技信息最容易被信任
  从人际传播渠道来看,科技信息的来源人群对科技信息的农民工信任程度有直接影响。
  在科技信息的传播人群中,(如图11所示)农民工群体对于教师所传播的科技信息的信任程度最高,比例为46.30%。在我国,乡村教师蕴含着比城市教师更多的“知识”的含义,在乡村,教师是当地文化程度最高的人群,农民工虽然已经走出乡村,但对教师所蕴含的独特意义理解却没有改变。因此,教师所传播的科技信息最容易被农民工所信任。
  农民工对科学家、工程师所传播的科技信息的信任程度仅次于教师,所占比例为42.30%。农民工与科学家、工程师相接触的机会有限,但农民工对科学家、工程师群体所传播科技信息信任程度较高,说明这一群体所传播的科技信息可信度较高,对农民工进行科技信息的传播,通过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效果会比较明显。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农民工对官员和企业家传播的科技信息的信任程度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基层官员以及与农民工经常接触的城市管理者,使用了一些让其认为强硬蛮横的行为或手段进行工作,而企业家一般是作为雇主、私营企业主,常以与农民工对立的形象出现,因此,农民工往往以点概面不予信任。
  5、动植物园是农民工群体接触最多的科普设施
  科普场馆是进行科学传播的主要场所。各个国家都把建设科普场馆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措施。所以,本次调查中,我们对农民工在过去一年时间内与科普设施的接触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对于没有接触这些设施的原因作了进一步追问。
  调查数据如图12所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农民工去动植物园的比例最高(26.80%),其次是科技馆、展览馆、科技活动中心(14.30%),博物馆和美术馆(10.30%)位居第三。
  调查结果显示,动植物园成为农民工群体参观最多的科普场馆。动植物园的科普内容表现形式生动有趣,具有娱乐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农民工能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所以动植物园成为最受农民工欢迎的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有高达25.80%的人没有去过调查中所涉及的科普设施。
  从图13可以看出,当被问及未参观科普场馆的原因时,有超过半数(52.80%)的人认为自己“没有时间”,还有23.30%的人分别选择了“不感兴趣”和“门票太贵”。紧张而忙碌的工作成为多数农民工不能参观科普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兴趣和门票价格是农民工不参观科普设施的另外两个主要原因。
  6、参与科普活动较少的主要原因——缺乏时间
  近年来我国对科普工作日益重视,科普活动在全国各地逐步展开。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六是全国的科普日,2007年科普日的主题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全国大部分省市都举行了相关的科普活动。对于在农村务农的农民来说,还存在不定期的科技下乡、“科普大篷车”等相关的科普活动。但农民工作为一个在城市和乡村流动的群体,有相当一部分的科普活动是不便参加的。为了了解农民工参与科普活动的情况,我们将几类主要的科普活动作为调查内容对被访者进行了询问。
  从图14的调查结果看,一半比例以上(52.5%)的人都没有参与过本次调查所涉及的活动。在上述活动中,科技咨询活动的参与度最高,但也仅仅为17.00%,其他的几项科技活动的参与度均没有超过15.00%。这些数据表明,农民工参与科普活动的比例很低。针对农民工参与科普活动较少的情况,本文进行了进一步的考察。
  从图15中,我们发现超过半数(51.80%)的被调查者表示缺乏时间是其不参与科普活动的主要原因。不感兴趣(22.80%)和费用太高(19.50%)分别排在不能参与科普活动原因的第二和第三位,这与农民工未能参观科普场馆的原因极为相似。
  7、最想参加就业前的工作技能培训
  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和进修班是农民工获得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这些培训成为农民工最集中获得某领域科技信息的方法。了解农民工希望参与的培训,可以从调查中分析现存的问题,以便于从培训入手,提高农民工的科学素质。
  从图16可以看出,在对“如果有机会,您最想参加下列哪些方面的培训”问题的调查中,32.50%的农民工最想参与就业前的工作技能培训,愿意参与电脑操作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的比例为31.50%,位居第二;与自己工作岗位相关的技术培训的参与人数占了总体的30.50%。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希望通过培训加强自己的工作技能,提升就业条件;通过参与就业培训,能够更加轻松的承担工作。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意识到电脑知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电脑方面的相关知识。
  在图16中,只有22.30%的人选择愿意参加同工作、生活有关的安全知识培训,然而,农民工群体集中从事的行业——建筑业、制造业和交通业,是极为需要相关安全知识的。所以,本次调查将选择“愿意参加与您的工作、生活有关的安全知识培训”的农民工比例与其所从事的职业比例做交互分析,结果如图17所示,极为需要安全相关知识的建筑业农民工中只有14.81%的人渴望参加培训。另外,制造业中渴望参加培训的人数比例(14.81%)和交通业(30.00%)的比例均不是太高,说明农民工群体的安全意识淡薄,亟待加强。
  在参加工作之前,从业人员一般会参与某种形式的技术培训。“近一年内,您曾经参加过下列哪些技术培训”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培训状况并不乐观,有将近四成(38.5%)的农民工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有24%的农民工是由岗位上的师傅传授技术。而自己报名参与社会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占20.8%的比例(见图18)。由此说明,农民工的自学意识增强,他们具有运用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意识。有将近两成的农民工通过自学来学习技术,农民工的自学能力增强与农民工文化水平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政府组织的技术培训比例偏低,仅为11.80%,在各项社会培训中的比例最低,这样的数据表明,政府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不足,政府对农民工所进行的针对性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
  
  
  
  
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二:农民工科学素质的分析
  
关于农民工科学素质的分析
  1、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
  (1)科学术语。对科学术语的了解程度是科学传播调查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查问卷中对于这部分的问题取自2003年的全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如图19所示,农民工在回答什么是“Internet”的测试中,有约31.00%的人能够正确选择“由一些使用公共协议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网络”;有19.30%的人也能够选择基本正确的答案“由多台计算机和线路连接而成的区域网络”。但是,约24.80%的人选择了错误答案“全球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总和”,仍有25.00%的人选择了“不知道”。
  在对“分子”了解程度的测试中,分别约有21.00%和25.50%的人能够正确或作出基本正确的选择(完全正确:“物质中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该物质一切化学特性的最小微粒”;基本正确:“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23.30%的人作出了错误选择(“是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并且,有更多(30.30%)的人选择了“不知道”。
  在本次农民工的调查中,有三成以上(33.30%)的人能够对“DNA”术语作出正确选择(“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一切细胞中,是脱氧核糖核酸”),还有稍高一些比例(34.00%)的人对这个术语基本了解(“生物学名词,与遗传有关”),有一成以上(12.00%)的人作了错误的选择(“人体内的一种蛋白质,存在于血液中,是白血球的简称”)。
  对“纳米”术语的了解程度比其他题目的情况稍好一些。约34.80%的人选择了“长度计量单位”。更高比例(47.00%)的人选择了“高科技材料”,仅有2.80%的人选择了“水稻新品种”这个错误的选项,有15.50%的人选择了“不知道”。
  (2)科学观点。本次调查中,“对科学观点的了解程度”部分的问卷设计选取了2001年和2003年全民科学素质调查中的部分问题,并参考《公众科学素质读本(农民卷)》的部分常识问题,还补充了部分法律以及劳动保护方面的问题,共设置20个问题,对农民工的科学观点了解程度进行调查。
  根据表5中的数据,我们对科学观点的测试题目进行分析发现,农民工对“吸烟有可能导致肺癌”判断正确的比例最高,达到89.50%,回答错误和回答“不知道”的比例均很低,分别为6.80%和3.80%。
  能够对“地球围绕太阳转”回答正确的比例位居第二,占总人数的89.00%。但是,对于“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天”回答正确的人只占总人数的35.80%,回答错误的人高达51.00%。两个相联系的问题,被回答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说明农民工群体对于单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高,但联系能力较差。
  “企业应该对职工按时、标准发放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一道关于劳动保障的题目,针对农民工的劳动保障需求所设计,这道题目所涉及的内容与农民工的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回答这一问题的正确率为85.50%。
  在所调查的科学观点问题中,对“生男生女是由男方决定”的回答错误率最高,高达56.30%,这与中国农村残存的封建思想有关。
  在图20所示的数据中,约8.50%的人能够答对10个科学观点,能够正确回答11个科学观点的达到13.50%,能够正确回答12个的比例为8.50%,能够回答13个的为13.50%,14个的达到12.00%,15个的为10.00%,能够全部回答正确的比例仅为0.30%。
  2、对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
  (1)抽象的科学原理。
  对科学原理的理解程度是国家及各省市进行科学素质调查时所共同采用的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中选取了全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中的典型题目——对比实验问题和概率问题,以此对农民工进行测试。
  调查数据如图21所示,能够对“对比实验”问题(科学家想知道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新药是否有疗效。在以下的测试方法中,您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A、给10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有多少病人血压有所下降;B、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不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C、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无效无害、外形相同的安慰剂,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D、不知道。)作出正确选择(选择C)的被调查者的比例为26.00%,作出非正确选择和“不知道”的占74.00%。
  在回答“概率”问题(问题:医生为一对夫妇检查身体后,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生育孩子的话,他们的孩子患遗传病的可能性为1/4。您认为医生的话指的是:A、如果他们生育的前三个孩子都很健康,那么第四个孩子肯定得遗传病;B、如果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有遗传病,那么后面的三个孩子将不会得遗传病;C、如果他们只生育三个孩子,那么这三个孩子都不会得遗传病;D、他们生育的孩子都有可能得遗传病;E、不知道。)方面,能够作出正确选择(选择D)的被调查者比例为3380%,而有六成多的人作出非正确选择或回答“不知道”。
  (2)常识性的科学方法。
  根据农民工的双重身份:农民和一定意义上的城市人,本次调查特别设置相关题目,结合农民工的日常生活,从中调查农民工对科学方法的理解情况。
  调查结果如图22所示,关于秸秆的处理方法[问题:对于处理秸秆(稻秸、麦秸、油菜秸等)的方法,以下哪种最好:A、就地焚烧;B、使它转变成新能源或新材料等;C、不知道。]选择最合适的答案(B)的人为85.30%,只有一成多(12.30%)的人选择了“就地焚烧”,仅有2.50%的人选择了“不知道”。在这道科学方法的问题上,男性和女性的回答基本上相似。
  在回答关于杀虫剂的问题(每隔相同时间,以同样方式喷洒等量的杀虫剂,但是杀虫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差,最可能的原因)时,(如图23所示)有近七成(68.50%)的人选择了正确答案(B、害虫产生了抗药性),有一成(10.00%)的人选择了错误的答案(A、杀虫剂使用量不够),有稍高一点比例(13.00%)的人选择了另一种错误答案(C、喷洒方式不正确),还有将近一成(8.50%)的人选择了“不知道”。在这道科学方法的问题上,男性和女性的回答基本上相似。
  在回答关于饮水源的问题(假设在您的居住地,饮用水源受到污染,您更愿意选择哪种方式)时,(如图24所示)表示选择“告诉尽量多的人”和“积极参与治污事务”的人占总数的33.50%和55.00%,表示“不采取行动”的人占被调查者的4.30%,还有7.30%的人表示“不知怎么办”。在这道科学方法的问题中,选择“告诉尽量多的人”的男性多于女性,选择“积极参与治污事务”的女性多于男性。
  在回答关于判断司机水平的问题(资料表明“男司机出事故比女司机多”,由此有人得出“男司机驾驶水平比女司机低”的结论。对此,您的看法是:A、同意上述结论;B、男司机驾驶水平比女司机高;C、男司机和女司机驾驶水平一样;D、缺乏足够的证据得出结论;E、不知道)时,(如图25所示)选择最合适的答案C的被调查者占30.00%,选择“D”的人数占34.00%,选择“A”的人为430%,选择“B”的人为20.00%,还有11.80%的人选择了“不知道”。在这道科学方法的问题中,选择“男司机和女司机驾驶水平一样”的女性多于男性。
  
  
  3、对科学事业的理解和态度
  本次农民工科学素质调查将农民工对科学事业的理解和态度作为一部分调查内容,并获得了一些调查数据,这里从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农民工对于科学技术的职业的看法、农民工对于自然的看法、农民工对于科学技术的看法,以及农民工对于迷信的看法。
  (1)教师是农民工心目中最好的职业。
  农民工对于不同职业的偏好,能够间接反映出其对于科学的理解情况。本次调查将科学技术人员职业和其他类的社会职业进行调查比较,以考察科学技术类职业在农民工群体中的地位。所以,在对农民工的调查中,我们列出政府官员、教师、工人、个体经营户、农民、科学家、医生、记者、企业家、艺术家、律师、运动员、演艺明星共13个职业,让被调查者说出他们心目中1~3个最好的职业。
  调查结果如图26所示,农民工认为教师是最好的职业的比例排在第一位(32.30%);其次是企业家(30.00%)和个体经营者(25.50%)。
  教师职业在农民工心目中的地位是最高的,长期以来,教师被我国广大农民群众尊重,是“知识”的代表者。可见,农民工对于知识很尊重。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师人群,对农民工进行科普教育,这样会产生更好地教育效果。相比较而言,企业家、个体经营者的位置靠前,也与这两种职业与农民工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有联系。在所涉及的职业中,科学家排在了第8位,只有15.30%的被调查者认为科学家是最好的职业,这说明被调查者心目中科学家这种职业的地位较低,相关方面需要大力加强在农民工群体中对科学家的宣传工作。
  (2)性别差异不影响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
  在对科学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预测上,应该是科学家最有发言权。因为科学家可以根据掌握的理论和现阶段科学发展的趋势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判断结果。但是,公众根据其对科学技术的积累经验也会作出自己的判断。普通公众的判断虽然往往是感性的,但是这些判断仍然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农民工的科学技术看法进行了解。
  在调查对科学技术是否持有盲目乐观态度的问题(有人说,有了科学技术,我们就能够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您对这种说法的看法是什么?)时,如图27所示,有38.50%的人认为“比较赞同”,有6.30%的人表示“非常赞同”,有25.30%的人选择了“既不赞同也不反对”,只有14.80%和6.80%的人分别选择了“有些反对”和“非常反对”。
  本次调查研究对问题“科学技术是否解决面临所有问题”的回答进行了关于性别的分析,以考察男性农民工和女性农民工对于此问题的回答情况。
  数据结果如图28所示,在考察对科学技术是否持有盲目乐观态度的问题(有人说,有了科学技术,我们就能够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您对这种说法的看法是什么?)时,回答“非常赞同”、“非常反对”和“不知道”的女性比例比男性高,而回答“比较赞同”、“一般”和“有些反对”的女性比例比男性高,但比较每一组数据,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差距很小(均在1%之内),说明男性和女性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极为相似。
  (3)对自然表示尊重。农民工对于自然的态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他们对于科学技术的态度。所以,本次调查分析了农民工群体对于自然的态度。
  如图29所示,在对“您认为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自然”的问题回答时,有高达84.50%的人选择“尊重自然规律,开发利用自然”,有5.80%的人选择“崇拜自然,顺从自然”,有4.30%的人选择“最大限度地征服自然”,还有5.50%的人选择“不知道”。由于农民工群体的祖辈是农民,他们中的部分人有些曾经或者现在仍旧从事农业劳动,从农作物的生长中了解自然的规律,所以持尊重自然规律的态度,开发利用自然的态度较为显著。
  (4)近五成的人仍有迷信思想。迷信是一种伪科学,与科学技术相对立。相信迷信,是一种反对科学的表现。所以,在对科学技术的考察中,考察农民工是否迷信,是从另一个角度对科学技术态度的调查。
  本次调查对求签、相面、星座、周公解梦这四类迷信方式进行了调查,如图30所示,求签预测被相信的概率是最高的,高达32.00%,相面预测被相信的概率为21.80%,周公解梦预测被相信的概率为21.00%,星座预测被相信的概率为19.30%。农民工全部来自农村,而求签预测是我国农村流行的迷信预测方式,所以在四种常见的预测方式中,求签预测更容易被农民工所信任。
  在调查中,追问被预测遇到灾害的问题,以考察被调查者是否真正迷信。在对“如果上述预测结果告诉您,最近将遇到大福或者大灾,您会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考察中,调查结果如图31所示,表示“不理睬”的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5.50%,表示“查询有关书籍或询问亲友”的人占31.80%,表示“按预测者提供的办法做”的人占4.30%,还有8.50%的人表示“不知道”。虽然在上面四种迷信方式中,都有较高比例的人选择不相信,但在追问的问题回答中,选择“不理睬”的人数仅是刚刚过半,由此说明在农民工群体中迷信仍很严重。
  4、小结
  随着我国科技进步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通过以上对于农民工科学素质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了解到由于我国经济建设中各个行业对于人员需求,尤其是基层建设与服务人员需求的逐渐增加,多数农民工在外务工的时间占一年中很大比例。同时,农民工的收入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逐渐增长,成为广大农民中收入较高的一类人群。在建筑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各类行业中,从事建筑业和住宿餐饮业的农民工数量最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对于这两个行业进行基础建设和发展的力度仍然在加强。
  农民工是否能够胜任其所在的工作岗位,是否能够满足现代企业工作的要求,取决于本身的科学素质与工作技能水平。农民工群体对于科技信息和科学知识的关注度普遍偏低,在各种科技信息与各类知识中,对于政治时事与科技进展的了解更是寥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民工对于健康与卫生保健和气象服务方面的科技信息关注较多,这往往是由于健康与卫生保健方面的内容与农民工的身体和生活息息相关,而气象服务内容与生活环境紧密联系,尤其对于户外作业的建筑业农民工而言,气象服务内容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可见,农民工对于科技信息和科学知识的了解关注度仅限于对自己的生存和工作相关的内容,很少再去关注科技进展、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的问题。
  信息是否实用,直接影响着农民工对科技信息的关注度,与自己无关的科技前沿成果最不被关注,可见,农民工的科技视野相对狭窄,不同职业的农民工关注不同类别的科技信息,与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密切相关的科技信息明显会受到欢迎。这一点正是影响农民工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因素,如何普及先进科学知识与技术,使农民工广泛了解科学、认识科学、学会使用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用科学的思维对生活与工作中的难题进行决策,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
  在不同的年龄段中,农民工群体对于科技新进展方面信息的关注度明显不同。年龄越低的农民工,越容易接受新事物,对事物的好奇心越强烈,也更加愿意进行新的尝试,这是与其他类型的人群相一致的。可见,对于农民工科学素质的提升,应该从低年龄开始抓起,重视对未成年人的科普教育,对于农民工的科普教育仍然要重视低年龄段的人群。因此,提高农民工的科学素质,可以考虑加强农村青少年的科技教育。
  传统大众媒体是农民工获得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由于农民工的视野以及对媒体的接触情况所限,一般农民工通过电视、报纸获取科技信息和知识的机会较多,而相对较新的媒体——互联网由于工作环境或使用费用的问题,不易被接触。教学进修班与培训班对于农民工来说,更是高消费项目,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认识到自己应该进行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具有教育需求,渴望得到就业培训。但是,农民工缺乏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满足培训所需要的花费。另外,繁忙的工作,没有闲暇时间,也成为农民工群体不能参观科普场馆和不能参与科普活动最主要的障碍。各种大众媒体中,农民工群体在电视上所花费的时间最多,对电视传播的科技信息也最为信任。有一部分农民工是从人际传播渠道获得科技信息的,例如,在办公大楼作清洁员或保安的农民工,他们经常能够接触到一些领域的科研人员。在各类具有高等科学素质的人员中,教师成为农民工群体最信任的科技信息传播者,与各大学校有工作联系的食堂物品采购员、基础设施建筑人员等能够与教师或教师资源发生联系。然而这些食堂物品采购员、基础设施建筑人员的数量占总人数的比例很小,在很大程度上农民工所接触和交往的人群文化水平相当,能够互相学习、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可能性很小。可见,农民工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这是我们在进行科学传播研究和工作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就业压力的增大和工作技能要求的日益提高,使农民工逐渐意识到进行技术培训和理论知识的再学习的重要性。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已经具有对就业前的工作技能、电脑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要求和渴望,期待着提高自身的条件和本领,改变自己的工作现状。然而,农民工对于工作安全的意识不强,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建筑和生产中安全事故屡屡出现的主要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是农民工心目中最好的职业。在我国广大农村,教师往往以“科学”或“知识分子”的身份出现,这个调查结果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农民工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于教师的信任程度。农民工对于科学技术的态度不因性别的差异而改变。在我国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近些年来,女性地位逐渐提高,这是社会文明大环境进步的表现。可见,在科学技术的应用方面,已经基本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多数的农民工能够尊重自然规律,但仍有将近半数的农民工倾向于采用一些迷信的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虽然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文明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当前社会上仍然存在败坏社会风气、带有迷信色彩的宣传报道。一些报刊仍有形形色色的虚假新闻、抱着猎奇的心态把古代的神话传奇当作实事报道的情况仍然为数不少。
  通过本次调查的统计分析,不难发现农民工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每一类人群都应该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状态和文化水平提高的速度,否则,这类人群将会被社会发展所淘汰,最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提高农民工科学素质的对策建议
  营造良好的农民工科普活动和教育的氛围,需要政府推动、规划组织和领导,以保障农民工科普工作的高效运行。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建立广泛的社会科普组织体系,以及与大众传媒宣传配合,加强科技传播系统的建设。根据上述对农民工科学素质调查分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具有针对性地政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对于农民工科普活动的领导
  加强党和政府对于农民工科普工作的重视和领导,这是农民工科普工作开展和不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一个国家的某一群体的科学素质以及科普工作、科技文化传播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政府相关纲领、法规以及有关政策。
  1、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农民工科普的重视程度
  各级政府应该站在当前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开展农民工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首先必须转变科普工作相关部门领导的思想观念,真正意识到农民工科普的战略意义和提高农民工科学素质的紧迫性,意识到农民工对于科技发展和生产力提高的强大推动作用。其次,对于科普类研究人员,应该把针对农民工的科普内容研究提上日程,放在其工作的重要位置。另外,对于基层开展科普活动和科普教育的专业人员,政府给予适当资助,落实政府重视农民工科普工作的相关政策,加强训练和培养,提高其专业能力。
  2、制订农民工科普发展规划
  在树立正确的不同重点人群科普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制定农民工科普工作发展的长期计划和短期目标,将科普工作从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通过政府的权威作用对科普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宏观协调。各城镇有关部门都要按照国家科普工作总体规划和要求,制订与城市当地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计划相衔接的农民工科普工作计划和规划,并将其列入城镇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3、加强对科普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组织领导
  农民工科普工作是我国公众科普行动和公众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点多、面广、线长,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宏大社会工程。在农民工科普工作中,基层领导组织最为重要。城镇政府以及地方科协应予以重视,充分认识加强农民工人群的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上级的指示,把做好农民工科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问题来抓,健全科普网络,形成以城市为枢纽,企业为龙头,居住地为龙身的网络体系。迅速完善和健全大型企业和独立单位的科普协会,由城镇主要领导兼任各大中企业和独立单位的科协主席,并配备专职科协工作人员。将农民工科普工作落到实处,建议将基层农民工的科普工作业绩与领导政绩挂钩,实行领导负责制,对科普工作开展好的基层组织予以奖励,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和经费资助。
  (二)依靠企业科普提高农民工科学素质
  企业在科普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于农民工科普来说,企业的积极参与往往能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农民工参加社会培训遇到时间与经济上的双重障碍,这对于工作繁忙,尤其是建筑行业重体力劳动的农民工来说,是一个难题。同时,对于工资微薄的餐饮业和服务业农民工来说,培训花费也是一种经济负担。时间和经济上的因素成为农民工不参加社会组织进行教育培训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认识到农民工的科学素质对于其工作水平提高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之后,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地进行科普活动对于提高农民工的科学素质至关重要。
  在科普教育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支持和赞助科普事业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形式是利用企业的人财物以及技术资源,参与科普活动基础设施的建设,资助一些重要的科普活动。企业是科普多支队伍中财力最强的一支。因此,大型科普活动的主办者需积极争取企业的赞助和捐赠。如各级科学技术协会与联想集团、华为集团等大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他们的支持和赞助来举办国家科技周、城镇科技周或农民工文化节等。企业不仅对有影响的大型科普活动进行捐赠和赞助,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大众传媒、科技团体、大学、研究机构的日常科普工作也可通过一定的形式建立合作关系,进行不同模式的互帮互助活动。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能够吸引大量的人员参加,举办得越成功,越能够对赞助企业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加大公众对企业的了解,今后企业就更愿意继续对科普活动进行赞助,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另外,科普能否取得企业赞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科普工作者的努力和创意。
  (三)大力提升农村公众的科学素质
  农民工来源于农村,随着农村公众的文化程度提高,农民工的科学素质自然而然会被提升。尤其对于初中或者高中就出来打工的农民工群体来说,他们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继续参加学校的正规学习,对于这一部分的农民工来说,曾经接受的基础教育成为提升科学素质的基础。而且,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工,其关注的科技信息领域越广,其在结束学校学习之后的科学素质提升空间也越大。基础教育的科学课程对农民工的科学素质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进一步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以提高农村公众的科学素质。因此,针对目前我国农民工科学素质低、精神文明落后等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农村公众科学素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1、开展农村公众科学素质调查
  搞好科普工作需要制定符合国情、合乎实际的政策,而制定政策的基础就是搞好调查研究。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农村地区公众的科学素质基本情况、变化规律、获得科学技术知识的渠道、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看法、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程度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我国城市制定科学技术发展政策和科普政策提供定性和定量的依据和参考。
  2、将农村青少年作为科普重点对象
  青少年是广大农民工的来源队伍,因此,应该将贫困农村地区的青少年作为科普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农民工科学文化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提升的关键。
  首先,在农村科普中,科普机构应和农村学校教育机构密切合作,以学校为阵地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科普机构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教育课程应进入中小学教育系统,成为从小学到高中的核心课程,适当增加反映当今科技新进展的内容。其次,开展农村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培训,提高他们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学校可利用课余时间举办专门的科普讲座,定期开展科技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农村科学教育资源建设,结合地方特点开发与科学课程相结合的低成本科学体验活动,利用学校为阵地宣传国内外新科技、科技常识等,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另外,创建以农村乡镇中心学校多媒体科普活动室为中心的农村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以农村青少年作为科普工作的重点对象,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培养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对农村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发农村科普与农村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
  (四)建立健全适于农民工的科普传播体系
  科普宣传既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传播科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农民工接受科技信息的渠道有限,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作用,如报纸、图书、广播、电视和电影等,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地科普活动中心等基地的作用,组织好各类技术培训和各种科普报告会,使科普宣传多形式、多层次,生动直观、健康蓬勃地向前发展。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
  1、充分发挥电视的科学传播作用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电视是农民工了解科技信息的首要渠道。农民工往往是集体在临时宿舍居住,住宿条件较差,真正能够接触电视的机会并不多,而观看电视的零散时间所传播的科学信息寥寥无几,尤其是很多农民工宿舍,即使具有电视,为了节省费用,也没有安装有线或数字线路,能够收看的电视台很少。因此,要充分发挥各城市电视台的作用,政府或科协与城市电视台合作,组织各级电台、电视台开设科普频道,宣传介绍科技知识、工农业实用技术以及与移风易俗、文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普知识,在黄金时段集中办好高水平的科普栏目;在城市各个农民工聚集地加强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选择重点题材,摄制一批高水平的科普电影、电视片,经常性开展科教电影、电视片放映活动。
  2、注重农民工群体中科普知识的人际传播
  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工地域集居性强,例如,一座办公楼的清洁员有很大比例的人来自一个地区。他们所使用的口语一致,便于交流。并且,农民工平时接触教师和科学家的机会较少,而更多的是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这条渠道。借助人际媒介,传播者和受传者能够近距离、面对面交流,还可辅之以表情、体态等符号。人际传播是实时发生的,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在传授双方形成互动关系,形成双向传播,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正如美国学者罗杰斯指出的那样,在大众传媒还没形成广泛网络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传播主要发展在口语媒介环境中。我们在条件相当落后的城市的农民工中,更应该充分利用人际传播的优势。
  3、创办通俗易懂的农民工期刊
  政府创办官方农民工期刊,无偿赠给当地的农民工阅读。以服务城镇农民工生活与工作为宗旨,期刊应大量吸收外面先进科学生产技术,提供可操作性的实用生产方法;时时关注各行各业的热点、焦点问题,提供相关信息。根据对象的特殊性,期刊语言应尽量平民化、朴实化,多配图片,同时在此基础上强调趣味性,引发农民工的阅读兴趣。
  另外,政府应鼓励支持城市媒体创办非官方农民工期刊,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印刷成小刊物,散发给农民,可在城市区域小范围传播,也可与相邻城镇交流。这种非官方农民工科技期刊成本低,传播简捷方便,是一种为农民工提供先进科学技术信息很好地方式。
  政府、科普机构可以允许在农民工期刊封面中插入少量科技成果广告,吸引企业投资创办农民工期刊,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
  (五)加强农民工科普工作监督
  目前我国科普工作的监督机制尚不够健全,科普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尤其是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针对农民工的科普机制。因此,必须继续加强科普监督内容,对科普工作各方面提高监督力度,以保障农民工科普政策的落实和科普活动的顺利开展。
  首先,有关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必须加强科普经费管理,保证农民工科普资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截留财政用于农民工科学普及的经费。对于违规滥用科普资金的机构和人员,严格处罚,追回资金,交由其他机构和人员继续投入农民工科普建设,必要时追究其刑事责任。
  其次,对科普实施过程加强监督,对于科普工作分类型、分程序,有步骤地开展监督工作,确保科普活动有效实施,面对农民工传播科学技术、弘扬科学精神,指导农民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投入实际工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最后,对于科普工作绩效进行科学评价,建立科普工作激励机制。科普活动和科普教育措施实施结束后,应进行及时归纳,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农民工科普工作提供借鉴。
  重点举措
  (一)加强安全知识的科普教育
  我国安全生产事故仍然不断出现,尤其在建筑行业和交通运输业,还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和损失,严重影响着社会文明发展与现代化的进程。在各类人群中,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往往较为艰苦,不安全因素很多,容易发生火灾、房屋坍塌、生产误伤等各类事故,甚至是集体遇难的重大事故。中国科协与劳动保障部联合,免费向农民工和技工院校贫困生赠送《安全生产普及知识百问百答》图书及配套挂图,开展农民工安全生产科普活动。可见,我国相关部门关注对农民工加强安全知识方面的科普教育。因此,在科普活动和科普教育中,我们应该着重对安全科普提起重视,让农民工群众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和求生本领,以及一些简单易行的化险为夷的科学小技巧。并且,针对不同的行业,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机制,制订具有针对性地安全知识手册,使农民工按操作规程作业。同时,增强农民工群众的安全敏感性,并进行安全知识人际间交流。
  (二)提高农村科学教育的水平
  农民工之所以成为科学素质提升中的重中之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早期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够,造成知识基础薄弱。由于信息、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农村科学教育与城市相比,相差悬殊。因此,提高农村科学教育的水平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程,尤其对于提高今后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更是迫在眉睫。首先,加强农村科普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农村科普的首要任务,对于科普人员应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掌握科普专业知识和前沿科学技术。其次,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立健全内部运行和管理机制,帮助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加强自身建设,多和社会进行交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联系。另外,应重视农村科普场馆的建设,使广大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少年接触到现代化科普设施,从其中学到知识。把这些设施作为强化农村科普教育的手段,利用多种媒体,采取适合农村实际、农民接受的方式,经常性地开展农村科普活动,宣传科普知识。
  (三)增强科普场馆的巡展力度
  调查研究中发现,由于一些经济和时间上的因素,导致农民工不能去参观科普场馆。科技馆和各类博物馆中大型的科技展览内容往往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对于科技场馆来说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科普场馆的作用,一些针对不同主题别开生面的巡展应该多多展开,可以深入到农民工人群的居住地,也可以到他们的工作场所附近,在休息时间进行科普,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巡展活动往往可以获得潜移默化的效果,以弥补农民工不能参观科普场馆的不足。
  (四)加快企业科普进程
  农民工所在的企业是与农民工人群接触最多的场所和组织。加快企业科普进程对于农民工科学素质的提升往往更加有效。企业可以制定类似名为“使科学有意义”或“科学为我所用”的单位或部门性的科普计划,同时,可以在企业范围内建立类似“企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非营利性科普组织。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与当地的其他企业建立交流关系,在与本公司结有伙伴关系的每个小型企业内,建立一个“企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分会,实施科普教育活动。另外,企业应积极领导和组织科普工作,通过建立科普画廊,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等形式,来帮助农民工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状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现代化的工业技术与科学发展观,树立科技创新意识、环保和生态意识、责任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等,发挥企业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巨大作用。随着国家对企业参加科普活动优惠政策的出台,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参与到农民工科普活动与教育中来。

瑞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c) 2018 瑞安市科学技术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瑞安市安阳街道时代大厦A幢12楼 邮政编码:325200,电子邮件:rakx#163.com将#换成@

浙ICP备12026309号-2